2025年4月,云丘山崎岖的赛道上,赵家驹以17小时51分36秒冲过UMY168公里终点线,邓荣华以21小时58分48秒摘下女子桂冠。同一时期,贾俄仁加在波士顿马拉松创造中国选手赛道纪录的捷报从北美传来。这些瞬间浓缩了中国越野跑者十年间的蜕变:从UTMB赛事的边缘参与者到领奖台常客,从单点突破到群体崛起。中国选手的名字,正以加速度镌刻在全球顶级越野赛的荣誉殿堂。
中国选手在UTMB系列赛的表现已实现从“完赛”到“争冠”的质变。2025年云丘山越野赛by UTMB®成为最佳印证:在最具考验的168公里组,赵家驹的夺冠成绩将中国选手的极限推至18小时门槛内,吴永波王继骞紧随其后包揽男子前三;女子组邓荣华突破22小时大关,与王利萍形成“双保险”优势。百公里组同样捷报频传,向付召以11小时00分49秒问鼎女子冠军,熊正强则在男子组展现统治力。
这种突破绝非偶然。回溯2019年UTMB总决赛,中国仅22名精英获得入场券,李阔在UTMB组第23名已是历史最佳。而如今,申加升等选手在30-50公里组别多次上演“单日双冠”(如2025云丘山NMY30KM和EMY20KM连夺第一),标志着中国军团在中短距离技术型赛道的碾压级优势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新生代选手开始向长距离项目扩散竞争力,形成全域作战能力。
中国越野跑的可持续性发展,依托于以“95后”为主体的新生代选手梯队。贾俄仁加从2018年首位UTMB夺冠的中国选手(OCC组),到转战公路马拉松刷新波马中国纪录,印证了越野与路跑能力的互通性。而2025年的大境门古长城50公里赛中,“00后”选手Erqing WUJuwei ZI包揽男子冠亚军,预示着更年轻血液的注入。
国际赛场的新星同样耀眼。金源在2024年UTMB总决赛MCC组斩获年龄组冠军后,又远征泰国by UTMB®越野赛跻身女子前十一,并在赛中救助受伤选手的行动展现运动员精神。这些选手兼具竞技实力与体育精神,在HOKAKOLON SPORT等品牌支持下,形成“商业赞助-成绩突破-影响力扩大”的正向循环,为中国越野跑注入国际化基因。
中国UTMB赛事的蓬勃,与可持续办赛理念深度绑定。云丘山越野赛作为标杆,将环保理念贯穿赛事细节:参赛服与完赛服均采用回收塑料瓶再生材料制作,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;奖牌创新设计为“种子纸”,可种植培育成为生态循环的象征。选手亦主动成为“无痕山野”的践行者,赛事全程实现碳中和目标。
文化赋能是另一重生态创新。大境门赛事以古长城遗迹为核心赛道,将明代军事要塞转化为越野地标;云丘山则融合晋南民俗展演非遗技艺展示,使选手在竞技中沉浸式感受“山乡宁静”的文化内核。这些实践让赛事超越体育竞技本身,成为文旅融合的区域经济引擎——云丘山从2018年700余人参赛发展到2025年万人规模,拉动乡宁当地旅游收入显著增长。
尽管进步显著,中国选手在UTMB全球总决赛的顶尖组别(UTMB/CCC组)仍未实现领奖台突破。2024年UTMB男子前十中尚未出现中国选手身影,而女子选手的最好名次仍徘徊在第二十名左右。高原高寒赛道的适应性超长距离补给策略国际化参赛频率等,仍是亟待突破的瓶颈。
九游会j9官网ag登录UTMB集团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倾斜提供了新机遇。2024年宣布与隆景体育合作升级云丘山赛事为“双周赛制”,并新增大境门古长城赛(中国大陆第五场by UTMB®),使中国选手本土作战机会倍增。未来需进一步构建“青少年训练营-职业运动员培养-国际赛事输送”体系,并借力运动科学提升伤病防控与高原训练效能。
中国越野跑的十年征程,是一部从追随者到挑战者的进化史。从贾俄仁加在霞慕尼的首冠破冰,到赵家驹邓荣华在云丘山升起五星红旗;从零星选手远征欧洲到万人赛事落地长城脚下——每一次突破都印证着中国力量的山野韧性。未来的赛道延伸向更辽阔处:当可持续理念深植赛事基因,当文化自信融入奔跑的步伐,中国越野跑者终将在勃朗峰的雪线下,写下属于东方的传奇篇章。